〈青心大冇紅茶包〉的製作,一個既糾結又掙扎的故事……

不論是罐裝或手搖茶飲,大多數台灣人每天都可能會喝茶,但卻不一定每個人都懂得買茶葉,也不是人人都能隨時在辦公室泡原片茶葉,所以對許多人來說一次買一整包茶葉存在著某種程度的壓力。整包茶葉該怎麼保存?沒喝過的品牌,萬一不合口味怎麼辦?

由於以上原因,單純只用文字向顧客說明〈青心大冇紅茶〉特色:「這款茶的茶菁,就是用於製作〈東方美人茶〉的茶菁,只是工法與發酵程度不同,但〈青心大冇紅茶〉仍帶有淡淡的蜜香味!」就像咖啡豆的外包裝標示有莓果味、奶油味、柑橘味,但再多的形容詞,還是顯得很虛無縹渺、蒼白無力,因為沒有親口嚐試過的人無論如何都是想像不來的。

一開始我們想的很簡單:「送去包裝廠製作成茶包吧。」當時心裡想的就跟上面這張圖一樣單純,機器秤重、封裝,為了讓茶葉能充分伸展,我們還選用三角立體茶包呢!

結果包裝廠收到茶葉後跟我們說:「你們這是條狀茶耶,必須打碎才能裝茶包唷。」

古時候會拿去做茶包的茶,通常都是茶葉的碎葉、茶梗,更差的還可能是枯枝,一股腦打碎就看不出來了。所以當包裝廠說要把茶葉打碎,讓我們十分掙扎,總覺得把原片茶葉打碎是一件很討債的事最後的結果我們還是決定打碎,然後選用較環保的茶袋(也比較貴一點)。此外,我們對市售馬克杯進行調查調查,發現一般常用的馬克杯容量約落在250ml~300ml之間,為配合容量讓客人更易於泡茶,所以每包茶包裝入3g茶葉,只能說這款茶包是「真.討債茶包」無誤,但值得!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